• 国内钨价降至低位 7月指导价格堪忧
    发布时间:2016-07-05 11:00:48 阅读:637次

            随着国内钨价逐步降至低位,月初赣州钨协、五矿有色等相关机构7月预测均价和指导报价也即将公布,业内人士对于此轮出价难以看好,认为其或许难以挺市,出现大幅调低的可能性较大,因此目前市场观望氛围浓厚,市场成交基本处于有价无市局面,毕竟随着内销市场迎来淡季,出口市场遭遇海外夏休,需求终走弱所带来的利空氛围依旧浓厚。


           截至目前,据了解,国内65%黑钨精矿含税价格在6.1-6.3万元/吨,65%白钨精矿价格在6.0-6.2万元/吨,60%黑钨精矿价格在5.9-6.1万元/吨,65%黑钨精矿价格在5.8-6.0万元/吨,APT价格在9.7-10.0万元/吨,碳化钨粉价格在161-165元/公斤,钨粉价格价格在163-167元/公斤,70#钨铁价格在11.0-11.5万元/吨,80#钨铁价格在11.5-12.0万元/吨,钨酸钠价格在8.0-8.5万元/吨。


           虽然最近两日国内钨价跌势稍有收窄,但是整体成交依旧十分稀少,并且少量实际成交价格基本处于低位水平,国内钨市处在十分尴尬的位置,不仅仅是“需求少”的问题,还来自于市场参与者那颗“不安稳”的心,7-8月份 欧美等国夏休会对市场造成一定消极影响,但仅因此的话,不足以使国内钨产品价格跌到这么低,毕竟钨品的价值远不止于此。2015年10月底,国内钨产品价格降到了自2004年以来的历史低点,这其中所掺杂的负面因素,是所有特殊因素的集中体现和发酵。以APT为例,从5月的价格最高点至今,APT降幅接近3万元/吨,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。钨市淡季到来,行情出现转机的机会还将延后。目前APT的价格已经跌破10万元/吨。


           如果没有政策的干预和救市,7-8月钨市将继续处在低迷黯淡的行情中,企业的操作屈从市场也会成为市场低迷的另一个推手。 企业必须做好过冬计划。稳妥的做法是锁订单再锁原料,没有订单不如暂且等待行情;可以适当照顾老客户给予让价,当然不必无原则的让价,否则只能让企业和整个行业陷入报虚价的假象中。市场上的低价传闻要理性看待,任何时候,市场都会有低价交易,但一定有其特殊的资金、库存、产品、客户方面的背景情况。当价格确实下降过快时,要有取舍:要么割肉,要么做好较长时间囤货的准备。生产企业的操作也需要融入贸易型企业的“快、灵、准”的理念,任何时候产品质量都是第一位的,市场低迷时,拼的是客户服务和综合实力。 当前的市场是“病态”的。一切治标不治本的办法都是短期的,仅仅能缓解一时的疼痛,但这种博弈将会长期存在。